分页: 18/1285 第一页 上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
Jan 23
这段话表达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道德影响,强调了家族行为对后代的深远影响。

父兄有善行,子弟学之或无不肖:
        这句话的意思是,父母或兄长有好的行为和品德,子女如果模仿他们,通常不会有不成材、不孝顺的情况。这里的“善行”代表着正直、诚实、勤奋等美德。父母和长辈的良好榜样能够对后代产生积极影响,帮助子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,使其成为有责任感和有道德的人。
Jan 22
许南金先生说:

康熙乙未年,他路经阜城县的漫河。

当时正夏雨连绵,道路泥泞,人马都疲惫不堪,于是在路旁树下歇息。
Tags: ,
Jan 22
这段话强调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,提醒人们在面对行为后果时应当承担责任,并对不法行为的后果进行警示。

    明犯国法,罪累岂能幸逃:
        这句话的意思是,明知犯了国家的法律,罪行多重,怎么可能轻易逃脱处罚?它强调了法律的威严和无情,提醒人们在违反法律时,无论是故意还是疏忽,最终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逃避处罚的希望几乎不存在。
Jan 21
太原书生折遇兰说:

他的家乡有个人专门扶乩。

降临乩坛的神仙用大字写诗道:
Jan 21
简介:   穿越到汉末的林墨,为了能够举孝廉入仕,只能选择在岳父面前人前显圣。   “贤婿觉得曹操会水淹徐州?”   “陈登暗通曹操?贤婿可有证据!”   “贤婿如何得知袁术会称帝的?”   直到袁术被歼灭,曹操被打跑,林墨才诧异道:“吕布怎么变的这么厉害了,难道背后有高人?”   吕布摆了摆手,不装了,我摊牌了,“对,贤婿就是吕布背后的高人啊!”
Tags: ,
Jan 21
这段话探讨了名利与困境的关系,并提醒我们在面对名利与困境时的正确态度。

    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,福终为祸:
        这句话的意思是,如果那些不应该得到的名利最终还是得到了,往往最终会带来祸害。这里表达了一种警示:某些名利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或得到的,若因为个人的欲望或外部的诱惑而获得这些名利,可能最终会导致灾难或负面后果。名利本身并不是目的,得失之间需要有智慧与节制,不能只看重表面的成功。
Jan 20
以前我撰写过一本叫《滦阳消夏录》的笔记小说,还没定稿就被书坊偷印出来,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并不算是完善的地方。

但那些博学端雅之士,有的并不认为这部书稿有什么错漏,并且还有人不断地告诉我新的故事。

于是我又将自己的旧闻也增加进去,又补写了四卷小故事。
Tags: ,
Jan 20
这段话讲述了家族衰败和社会风气恶化的原因,并从中体现了道德和行为的关联。

    门户之衰,总由于子孙之骄惰:
        这句话的意思是,家族的衰落通常是由于后代的骄傲与懒惰。一个家族若过度依赖前辈的积累和荣耀,忽视自身的努力与发展,后代就容易变得懒散,不思进取,从而导致家族的衰败。这里强调了家族兴衰与子孙的行为密切相关,子孙的骄傲与懒惰会直接影响家族的命运。
Jan 19
前面的《滦阳消夏录》第三卷到第六卷,第四、第五卷是在热河完成,而第六卷则只在热河写了一半,回到京城后才算全部完成。

所以里面还有今年的事情,现在依然将这三卷合并在《滦阳消夏录》这一本当中,还是暂时用这个书名。
Tags: ,
Jan 19
这段话的意思可以从两部分来解读:

    谩夸富贵显荣,功德文章,要可传诸后世:
        这句话意思是,如果只是空口夸耀富贵显赫的地位和荣誉,或者只注重表面上的功德和文章,而没有真正的内涵与实质,这些东西是无法传承给后代的。这里强调了真正的功德和成就应当是可持续的,能够传世,而不是一时的虚荣和空洞的表面功夫。
Jan 18
福建布政使曹绳柱说:

有一年司道官员在按察使衙署里开会议事,菜品还没有上完,正好一个仆人领着个小孩子经过堂下,那小儿惊恐地不肯往前走,还说:“有无数个奇鬼,都是身长一丈多,用肩膀顶扛着屋梁柱子。”
Tags: ,
Jan 18
这段话讲述了父母、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,并反映了教育、成长与家庭背景之间的关系。

解析:

    每见待子弟,严厉者,易至成德,姑息者,多有败行,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:
Jan 17
简介: 那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之前发生的故事…… 那是人类沉沦在无边血色中,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,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的年代…… 那一天,一个名为盘的部落,诞生了一个名为古的婴儿…… 那一天,一个名为鸿的部落,诞生了一个名为钧的婴儿…… 那一天,一个名为李的部落中,三兄弟正在苟延残喘…… 那一天,一个名为耶的部落,诞生了…… 那是发生在很久很久很久之前发生的故事…… 那是人类以无穷奋斗,万千牺牲而最终开天辟地的故事,那是…… 洪荒历!
Tags: ,
Jan 17
简介: 立秋刚过,半月里纷纷扬扬接连下了三场秋雨,安庆城内烦燥闷热的暑意一下子消退了不少。   天方破晓,名剑山庄的大总管魏金时一早便起了身,随之被喊醒的还有十几个睡眼朦胧的庄丁男仆。在魏大总管的东差西遣、呼三喝四之下,山庄上下一时间便忙碌开来。   这日是名剑山庄庄主姜昌荣的六十岁寿诞,山庄上下披红挂绿、张灯结彩,颇有一番喜庆景象。巳时未到,山道上便有客人陆续前来,候在山门前迎客的盛华飞和方学渐自然少不了一番热络客套。一旦迎入厅堂,便有专职的庄丁奉茶侍候去了。
Tags:
Jan 17
董文恪公的老仆王某,性情谦逊谨厚,善于照看门户,几十年未曾得罪过一个人,人们都称他为“王和尚”。

他说曾经随董公住在博将军的破花园里,某月夜在大石头上乘凉。

远远地他望见一个人仓皇躲避,另一个人截住他,抓住他的胳膊,一起坐到树下,说:“我以为你早就升天了,不料在这儿相遇。”
Tags: ,
分页: 18/1285 第一页 上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