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页: 9/36 第一页 上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
Apr 15
第一回 阴阳算命贵人降

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小镇上,有一个大家子弟,名叫李明博。李家历史悠久,典雅华贵,清俊而聪慧的李明博自小接受规范的教育,是世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。他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,阴阳先生推算后说他是大贵之命,而精于相面术的师父也说他注定有一番作为,祥瑞满载。可惜的是,时间如白驹过隙,到了李明博年老之时,他仕途曲折,所做官职也不过六品。

有一日,李明博心怀不满,在家中扶乩询问,想探知自己仕途之坎坷缘由。整个家中装饰典雅,扶乩的架子上香火缭绕,恍若神仙降临。他提笔,虔诚问道:“请圣明之神,明示我前路崎岖的原因。”一阵风吹过,木筷相碰,乩仙开始下判语。
Apr 14
这是一段古老的故事,传递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智慧。在这个故事中,奇门遁甲不仅是一种术数,也是一种哲学、一种人生的智慧。

第一回 宋清远拜访故友

话说德州有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,名叫宋清远。宋清远先生年约四十,早年便精研道家术数,尤其对奇门遁甲有所了解,但终究未曾得真传。他性格谨慎,心地正直,做事从不急功近利。虽然他在学术上已有一定造诣,却始终觉得有些事不明,尤其是关于“奇门遁甲”的一些奥秘,总觉得有所缺失。

一日,宋清远听闻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邀他前往一聚。那朋友,名叫陆文峰,乃是他在年轻时结识的知己。二人交情深厚,宋清远心中便有些许期许,想着此次或许能从陆文峰口中得知一些自己所不知的奇门奥秘。

那日,天公不作美,骤雨如注,泥泞满地。宋清远依旧骑上借来的驴子,冒雨前行。行至一片山林时,雨稍停,雾气蒙蒙,空气清新。他随即加快马步,终于到达了陆文峰的家。

陆文峰早已在门口迎接,两人寒暄几句后,便被带入内堂。陆文峰家园内宽敞,院子里种着几棵古老的槐树,树下摆放着几张老式木椅。陆文峰指着院中说道:“今夜月光如洗,何不一同观月,且听一出戏?”宋清远微笑应允。

陆文峰忙碌了片刻,搬出十几条凳子,纵横排放在院子里,点燃了几盏油灯,照亮了院中的一片空间。两人席地而坐,举杯共饮,谈天论地,气氛愉快。

夜色渐深,已是二更时分。正当两人谈得兴起时,忽然听到院外一阵异响。宋清远抬头望去,只见一个人从院墙翻了进来,步伐踉跄,神情匆忙。那人四下打量,忽然朝院中的一排凳子走去。

他先是顺着凳子的一侧走,碰到第一条凳子,便努力往上一跳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跨了过去。接着又是一跳,跨过第二条凳子。如此一来一回,仿佛进入了某种迷惑的状态,每一次跨越都像是在挑战身体极限。

更为奇怪的是,这人跳跃了数十次,竟然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。每当他跨越一条凳子,便向后一跃,继续前行。身形越来越疲惫,但仍旧不停地跳跃,仿佛被什么无形的力量驱使着。

宋清远感到异常奇怪,暗自观察那人的动作,发现他每次跨越凳子时,似乎都在与某种看不见的障碍进行着较量。而这障碍,正是他看似越过的凳子所代表的层层困境。

那人渐渐累得不行,步伐开始变得迟缓,最终跌倒在地,浑身汗水湿透。天边的曙光刚刚破晓,夜色已逐渐消散。陆文峰站起身,走到那人面前,问道:“你从何而来,为什么如此狼狈?”

那人颤颤巍巍地跪下,连连磕头道:“我……我本是一个小偷,偷了些许东西,便打算夜闯此地,不料进门后,看到这层层凳子,像是困住了我。我跳了几百次,却始终无法脱离,费尽了气力,竟然……竟然进退不得,最终瘫倒在此。”

陆文峰听罢,微微一笑,示意他起身。“你不是第一位这样的人了,去吧,记住,日后切莫再犯。”

那人茫然无措,随着陆文峰的手势,慢慢起身,悄悄离开了院子。

宋清远看得出神,心中充满了疑惑,低声问道:“老友,这到底是为何?”

陆文峰放下酒杯,微微叹息:“这正是我施的一个小法术。你可曾见过,凡是贼人入宅,若是步入我设下的困境,便会陷入其中,无法自拔,直到筋疲力尽。”

宋清远心中一震:“这……这便是奇门遁甲?”

陆文峰点点头:“没错,奇门遁甲乃是一门深奥的术数,传授之人,必须谨慎。它并非如你所见的那般简单,正如你眼前所见,这些层层凳子,并非实物,而是借助气场和时空的力量,将人引入其中。凡是心怀不轨之人,必然受其影响,无法顺利离开。”

宋清远听罢,若有所思:“那为何此法看似简单,却能如此精妙?”

陆文峰沉默片刻,叹道:“奇门遁甲,表面上是术,实则是心法。它通过心境、气场与周围环境的配合,形成一个闭环。对于那些意图不轨之人,便会自然而然产生困境。而若非心诚正直者,便无法领会其中的奥妙。”

宋清远听得如痴如醉,心中既有敬畏,也有渴望。他低声问道:“老友
,此术可否传授于我?”

陆文峰摇头叹息:“愿学者无法传,能传者不愿学。奇门遁甲并非随便可以学的术,它需要极强的心性和对天命的理解。你我虽为朋友,但此术传给谁,都需要三思。”

宋清远默然不语,心中虽有遗憾,但也知道这门技艺并非如此简单,心思却也更为坚定。

第二回 奇门遁甲的奥秘

夜深了,宋清远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陆文峰,踏上了归途。一路上,他的心思始终停留在那神秘的法术上。奇门遁甲,这一术数,给了他太多的惊奇和启发。虽然他并未得以学习这门技艺,但他却深深感受到,这不仅仅是一种术数,更是一种深邃的哲学,揭示了人性、命运和宇宙之间的微妙联系。

在返回德州的路上,宋清远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。他渐渐明白,无论是道家的“无为”,还是奇门遁甲中的“天人合一”,都在告诫人们:顺应天道,方能逍遥自在;若逆天而行,终将陷入困境。

虽然他未能直接学习奇门遁甲,但那次经历却深深影响了他。回到家后,他继续潜心修行,将自己对于天命和自然法则的理解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。

第三回 无法传承的遗憾

随着岁月流转,宋清远逐渐老去,他在道家术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成为了众人敬仰的高人。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未解的谜,那便是奇门遁甲的真正奥秘。

他曾多次尝试寻找能够继承这门技艺的弟子,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真正合适的人选。奇门遁甲,像是一道无形的屏障,将那些心性不够坚韧的人挡在了门外。每当他想起那晚的经历,心中便充满了无尽的遗憾。

然而,他知道,这就是奇门遁甲的宿命:愿学的人不能得,能得的人却往往难以走到终点。而这种命运的安排,正是天道的无常与无尽。

福利图: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Apr 13
第一回:月夜小聚人现身

我外叔祖张雪堂公常常说起他年轻时的故事,尤以一件奇事最为有趣。那时,他不过十七八岁,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,与几位好友在乡间的一处小院里共度月夜。那晚,秋蟹刚刚长肥,新稻米酿的米酒也已经熟透,正是好时光,众人聚集一堂,尽情畅饮。

月光如洗,洒在院中,酒香与蟹香交织,人人都放开了酒杯,谈笑风生,气氛热烈。就在此时,忽然从席前走来一位身影,轻轻拱手,站在众人面前。
Apr 12
第一回:瑶华道人谈狐女

在京城西郊,有一位道行颇深的瑶华道人,常于深夜闲话江湖之事,尤其是那些无人知晓的神秘传闻。那日,瑶华道人端坐在茶楼内,身旁坐着几位宗室皇族的高官。大家正言谈,忽听瑶华道人微微一笑,缓缓开口道:

“蒙古某额驸,曾在某次狩猎时,射中一只狐狸。大家都知道,狐狸自古以来便是灵巧机警,岂料这只狐狸的两只后脚却穿着一双红色的小鞋。其鞋形弯曲小巧,与我们缠足女子的鞋子一般无二,着实奇异。”
Apr 11
第一回:鬼影现身夜惊魂

夜深人静,万籁俱寂。在京城的一个普通院落里,屋内唯一的光源是透过窗棂洒进的月光。老仆刘琪站在院中,回想着妻弟曾经的遭遇,突然觉得心头一阵寒意。老仆开口跟我说道:

“你们可能不知道,我妻弟有段时间,常常夜不能寐,身体也日渐消瘦。”他叹了一口气,继续说道:“他曾独自一人住在院子西头的那间屋子,床正对着北窗。大家都知道,夜晚总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,尤其是那窗外,常有风声传来。”
Apr 10
第一回:田埂乘凉奇突生

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下午,太阳如火般高挂在天际,炽热的阳光照得大地泛烤。张九宝,一位勤劳的佃户,在田间忙碌了一整天,刚刚给禾苗锄完草,满身的汗水与泥土黏在一起,浑身的疲惫感随之而来。天色逐渐昏暗,远处传来几声鸟叫,黄昏的风带着丝丝凉意,渐渐扫去身上的热气。

他和几位乡邻一同坐在田埂上,靠着草垛,享受着这片刻的清闲。大家聊着家常,聊着农田的收成,偶尔有几声低笑传出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。
Apr 9
第一回:牡丹开夜遇狐精

我外祖父张雪峰公,年年春来,家中花园的牡丹盛开,花如锦,香气四溢。那时的张府,早已是府中有花,门外有香,花园内的景致也堪称一绝,正如张雪峰公为人所称道的那般,豪华与雅致并存。

一天夜晚,李桂——我家的一名家奴,正在庭院中打扫。他一向机警,心思细密,正当他清理着花园小径上的落叶时,突然听到一些细微的声音。抬头一看,竟见两位女子站在花园的栏杆旁,身姿婀娜,衣裙飘然,如同两朵夜晚盛开的幽兰。
Apr 8
第一回:夜半闻惊疑不定

有一日,我那旧日的仆人邹明向我诉说了一件奇怪的事,事情发生在他还是丹阳县署的一个小吏时。那时,他平日里勤恳工作,性格虽沉默,却颇为细心。一晚,邹明如常起夜上厕所,正经过一间空屋子,突然听到了屋内传来一阵男女嬉笑玩乐之声,声音缭绕,宛如情人间的窃窃私语。

他一时不解,便心生疑虑,心想那必定是衙门中的家僮婢女偷偷幽会。因为他平时对这类私事并不关心,只是担心若被人发现,自己也可能遭受牵连,于是他悄悄地溜回了自己的房间。那晚,他并未多想,仍是照旧安然入睡。
Apr 7
第一回 小吏权谋真算尽

东乡有一小吏名宋某,聪明机巧,人称“东乡太岁”,一介小吏,暗地里却是奸诈之人。他为人处事,精明得让人不得不佩服。可谁知,这个精明的宋某,私下里竟然是一个肮脏之人。

那年,邻家有一少年,长得清秀俊朗,素来引人注意。宋某看着那孩子,如饥似渴,暗生贼心,开始千方百计地接近他。少年无知,心地单纯,哪知宋某的心思。他诱引少年,不知所措间,竟将其奸污了。
Apr 6
第一回 京城新婚神仙侣

京城有一富贵人家,家中父母双全,家业兴旺,且子女聪慧。此家族中的一位年轻公子,名叫李俊,年少英俊、风度翩翩,颇得家族与乡里的赞誉。最近,他迎娶了一位美丽的女子,名叫杜青,出身名门,天生丽质,才情与容貌并重。

他们的婚礼是京城里最为盛大的事情,亲朋好友、乡邻街坊都聚集在一起,争相瞧着这对天作之合的新人。大家纷纷说道:“这新郎新娘,简直如神仙下凡,天造地设的一对!”
Apr 5
第一回:会稽山中幽魂声

萧客,这位布衣之人,一向是一个有趣的谈话伙伴。平日里,他喜好谈论古书,经常会对一些晦涩的训诂问题进行探讨。那天,他与我闲聊时,突然提起了一个令他心神不宁的奇异经历。

“有一位读书人,住在会稽山中,某夜,他正坐在屋中,耳边传来对面山涧里似有诵读之声。那声音,时而高扬,时而低沉,似乎是有人在讲解古书,解说一些古人遗留下来的字义。”
Tags: ,
Apr 4
第一回:寡妇哀情祸天降

肃宁的王太夫人是我先父姚安公的姨母,她常常在家里讲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,其中有一段,她特别记得深刻的,是关于她家乡一个寡妇的事。这个故事,听来令人唏嘘。

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寡妇,年纪并不算大,长得貌美,性格端庄。她与婆婆一起,辛苦地抚养着一个七八岁的儿子。尽管寡妇年纪尚轻,且风姿绰约,但她却始终不肯再嫁,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。乡里许多媒人纷纷登门,想为她介绍良人,但她始终婉拒。她心里有一个承诺——为亡夫守节。
Tags: ,
Apr 3
第一回:遇劫难英妇救夫

话说在明末那年,时局动荡,战乱四起。朝廷的势力逐渐消退,百姓的日子也愈加艰难。此时,姚安公听云台公讲起一段这时期惊心动魄的故事。那年,天地之间充满了动荡与哀鸿,百姓纷纷为求生存而逃离故土,寻找避难的地方。

其中,有一对夫妇从乱世中逃亡,丈夫带着些许金钱,似乎打算往南方避难。夫妻二人一路跋涉,饱受艰辛,然而,天灾人祸无情,依然追赶着他们。忽一日,二人经过一片荒野,忽然遭遇一盗贼。那盗贼手持利刃,贼气十足,见到夫妻二人,眼中闪烁着恶意的光芒,便欲抢夺他们的金钱。夫妻二人顿时明白,自己命悬一线。
Tags: ,
Apr 2
第一回:宋遇病危言不凡

话说我家有一位名叫宋遇的奴仆,忠厚老实,做事勤勉。可是那日,他忽然病得极重,整日昏迷不醒,眼见着命不久矣。家里人都愁眉苦脸,不知如何是好。忽然有一日,他在床榻上轻轻动了动,睁开眼睛,目光迷离,却似乎又带着几分清醒。

他低声呢喃道:“你们兄弟都来了吗?我的期限是哪一天啊?”话音未落,便又微微闭上眼睛,沉默了片刻。然后,他自言自语地补充道:“十八号也可以。”
Tags: ,
Apr 1
第一回 外祖家中竹菊奇

话说在福建这片土地上,蕴藏着很多奇特的植物。其中有一种方形的竹子,形态独特,宛若上天的杰作。燕山的柿子则有着恰似方正的轮廓,显得格外引人注目,成了这类植物中的异类。

山东益都有一棵稀有的方形柏树,乃是偶然发现,其他柏树皆是常见的圆形,而这一现象令村民们都为之惊叹不已。然而,我在八九岁时,曾在外祖父家中看到一种更加奇特的植物——四盘盛着的菊花,竟然是一朵朵正方形,像是经过精心裁剪一般,花瓣齐整,无一不匀称。
Tags: ,
分页: 9/36 第一页 上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