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页: 3/1888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
Sep 19
第一回 高粱地义兄绝交

话说河间府有个书生范鸿禧,生得眉目疏朗,最爱在月下独酌。

这年仲夏夜,他在后园梧桐树下摆开酒具,忽见墙头掠过一道白影,定睛看时,竟是个白衣少年郎,腰间悬着个朱红酒葫芦,冲他拱手笑道:"独饮无趣,可容小弟共醉?"
Tags: ,
Sep 18
第一回 施毒计恶仆藏祸心

康熙五十九年冬月,姑苏城西槐花巷深处,乙府书房内烛火摇曳。

乙老爷攥着青花茶盏,指节泛白:"好个甲老贼!三年前漕运那笔账,害得我在知府跟前抬不起头!"(茶盏碎裂声)
Tags: ,
Sep 17
第一回 灵隐寺中逢异事

话说清乾隆年间,杭州灵隐寺后山有座藏经阁,住着位寒门书生柳文昭。

这日恰逢中元节,暮色初合时分,忽闻大雄宝殿传来钟磬之声。
Tags: ,
Sep 16
第一回 月夜惊魂逢异象

残月如钩,寒星点点。

话说嘉庆年间河间府有个货郎名唤张二柱,这日因在邻村多饮了几杯黄酒,归家时已是三更时分。

行至城西乱葬岗,但见松柏森森如鬼手参天,夜枭啼鸣似婴孩夜哭。二柱裹紧粗布短衫,忽见青石墓道泛起幽幽磷火,惊得他酒醒了大半。
Tags: ,
Sep 15
第一回 太阴法百年成虚话

道家有太阴炼形法,埋葬几百年后,到了期限人就复活了。

不过只有这种说法,没人见过这种事。
Tags: ,
Sep 14
第一回 莽书生强占狐仙宅

话说这河间府地界有座荒废宅院,檐角生着尺长蒿草,门环锈迹斑斑。正是七月流火时节,新科举人刘景南为图清净,偏生相中了这处幽僻所在。

且说那日红霞漫天,刘景南带着两个书童搬进宅院。方卸下箱笼,忽觉阴风穿堂而过,案头《孟子》无风自动,哗啦啦翻到"天时不如地利"一章。老仆王忠扯住主人衣袖:"这宅子透着邪性,老爷三思啊!"
Tags: ,
Sep 13
第一回 老儒生夜宿荒村宅

话说乾隆年间,河间府有位刘君琢先生,单名一个璞字。此老生得慈眉善目,三绺银须垂胸,在纪晓岚府上坐馆二十余载,教出纪家三位公子,皆成器之才。正是:三尺讲台传圣道,廿载寒暑育英才。

这年仲夏时节,刘先生赴河间府岁考归来。行至交河地界,忽见西北天际乌云翻墨,转眼间霹雳裂空,铜钱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将下来。老儒生紧赶慢赶,见道旁孤零零立着座青瓦院落,忙叩响门环。
Tags: ,
Sep 12
第一回 古墓现志文风思

话说乾隆己卯、庚辰年间,献县一带发生了一件奇事。

当地百姓在挖地时,意外发现了一座唐代的古墓。
Tags: ,
Sep 11
第一回 河城古镜现奇光

话说在献县东面十五里处,有一座古老的城池,名叫“河城”,乃是隋朝时乐寿县的旧址。

此地虽已荒废多年,但仍有遗迹可寻,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传说。
Tags: ,
Sep 10
第一回 乩坛仙人现奇踪

话说乾隆庚辰年间,有一位名叫戈芥舟的前辈,素来喜好扶乩问卜。一日,他设坛请仙,不料竟有仙人降下,自称是唐代名士张紫鸾,正欲前往瀛洲岛寻访刘长卿,一同游历天姥山。
Tags: ,
Sep 9
第一回 西洋献狮惊京师

话说康熙十四年,西洋诸国遣使进贡,其中有一物尤为奇特——一头狮子。

此狮体形雄壮,毛色金黄,神态威严,引得朝野震动。

翰林院中,文人墨客纷纷赋诗作文,以赞其奇观。
Tags: ,
Sep 8
第一回 西域奇碑现尘土

话说边疆之地,风沙漫天,人烟稀少。

在那遥远的敦煌,将士们屯田垦荒,开垦荒地,修筑城池,使边地逐渐繁荣。
Tags: ,
Sep 7
第一回 焰口施食现鬼影

话说在乌鲁木齐,有一日,我与几位同僚闲谈,谈及佛门中人所诵的“焰口经”。

这经文文辞粗俗,不似佛经之典雅,但据说其中所用的梵咒,乃是佛祖亲传,用于招魂施食,超度亡灵。
Tags: ,
Sep 6
第一回 怨毒成灾报旧仇

话说在某地,有一人名甲,与同乡乙素有嫌隙。两人早年因小事结怨,积怨日深,彼此心存芥蒂。

甲为人刚直,乙则阴险狡诈,二人虽未明争暗斗,却早已势同水火。
Tags: ,
Sep 5
第一回 枣林夜影怨魂现

话说在某地,有一农夫,平日以种田为生,家境虽不富裕,但勤俭持家,日子过得也算安稳。

这天夜里,他独自一人在自家枣树林中看守,以防有人偷摘果实。
Tags: ,
分页: 3/1888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